首页 >  游戏攻略 > 

三国杀技能名称典故之周瑜篇

2024-11-02 19:35:38


1.技能【英姿】/战功【雄姿英发】

周瑜容貌俊俏。《三国志 周瑜传》记载:“瑜长壮有姿貌”(高大帅气)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五回周瑜首次登场时被形容为“姿质风流,仪容秀丽”,周瑜在民间也有“美周郎”之誉。

周瑜出自名门。父亲是洛阳令周异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所以周瑜是典型的高富帅形象。何况周瑜为东吴的大都督,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,可谓名副其实的全能型立体式帅哥。

苏轼著名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写道: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
2.技能【反间】

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著名的反间计的故事,周瑜利用蒋干反间曹操,让曹操杀掉了自己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。

赤壁大战前,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。因为他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,不习水战,所以便让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担任水军都督,修造战船,训练水军。此二人久在荆州,熟悉水战,如果等他们把水军训练好,就难以击破了。周瑜一直想找机会除掉这二人。

蒋干是曹操身边的一个幕僚,与周瑜自幼同窗读书,跟曹操说愿劝降周瑜。

这一天,周瑜正在帐中议事,忽然手下来报,说故人蒋干来访。二人相见,一番寒暄,周瑜摆下大宴款待蒋干,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。周瑜解下自己的佩剑交给太史慈,命他掌剑监酒,对大家说,蒋干是我同窗故友,此次虽从江北到此,却并非曹操的说客,今日宴席之上,只谈朋友之情,不谈国事,如有违者,以此剑斩之。蒋干听了,哪敢多言,酒至半酣,周瑜对大家说,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,今日之会,可称“群英会”,随后还起身舞剑作歌:“丈夫处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,慰平生兮吾将醉,吾将醉兮发狂吟。”

酒宴结束之后,蒋干扶周瑜回到帐中,周瑜说,很久没见子翼兄,今晚要与兄同榻而眠,说罢就沉沉睡去。而蒋干心中有事,想起在曹操面前曾夸下海口,如今却不知回去该如何交待,哪里还睡得着。他便摸到桌前,偷看桌上的文书,突然看见一封书信,原来是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,信上说要取曹操首级献给周瑜,蒋干看罢大吃一惊,急忙把信藏到怀中,这时周瑜说起梦话,说数日之内给蒋干看曹操首级,蒋干含糊答应着,匆匆睡下。

不一会儿,有人入帐叫醒周瑜,说江北有人前来,周瑜急忙制止了他,过去看看蒋干,蒋干便装作正在熟睡。周瑜就和那人走到帐外,那人对周瑜说,蔡瑁张允二位将军说现在还不能下手…,声音越来越低,蒋干没有听到后面的谈话,不一会,周瑜又进帐躺下睡了。蒋干怕惊动周瑜,等周瑜睡熟,便想逃出军营,没想到守营军士也不加阻拦。他来到江边,寻到船只,赶紧回江东面见曹操。曹操看了书信之后勃然大怒,马上将蔡瑁和张允斩首示众,但是马上醒悟过来,知道自己中了周瑜的反间计。蒋干本来还以为立下了大功,却看到曹操脸色难看,便悻悻地退出帐外。曹操只得任命不习水战的于禁和毛玠为水军都督,周瑜得知了这个消息,鼓掌大笑。

就这样,周瑜借蒋干来访,用反间计成功除掉了曹操两位精通水战的都督蔡瑁和张允,使破曹大计前进了一大步。

曹操奸雄不可当,一时诡计中周郎。蔡张卖主求生计,谁料今朝剑下亡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

3.战功【无尽的挣扎】

游戏中获得此战功的条件是“使用周瑜在一局中发动【反间】杀死至少三名角色”。“挣扎吧!在血和暗的深渊里!”是使用【反间】时经典的台词。

4.战功【大都督】/技能【英谋】

东吴一直有四大都督之说,分别是周瑜、鲁肃、吕蒙和陆逊,周瑜是第一任大都督。

周瑜早年帮孙策平定江东,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。为孙权确立了“割据江东、独立建国”的战略方针。在赤壁之战中,周瑜力主抗曹,并亲率吴军,以火攻大败曹军。之后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、徐晃联军,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。并提出“取蜀,并张鲁,联马超,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,北方可图”的战略。周瑜文武兼备,有雄才大略,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。被赞誉为“世间豪杰英雄士,江左风流美丈夫”。

但是受《三国演义》的影响,周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。人们往往忘记赤壁之战是他的大手笔心血力作,却牢牢记得“三气周瑜”的八卦假新闻。周瑜临终感慨“既生瑜,何生亮”,士卒嘲讽“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其实都是演义的虚构,只是为表现诸葛亮的算无遗策,硬将高人雅量的周瑜塑造成了心胸狭窄、嫉贤妒能的小人物。

5.战功【平虏伯】

宋徽宗宣和五年(1123年)追尊周瑜为平虏伯,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
宋朝时,为了树立武将的榜样,朝廷设立武庙,供人们学习瞻仰。武庙祭祀的是姜太公吕尚,并评选出陪祭的七十二将,周瑜。由于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,入选者多是拥有一定文化素养的“儒将”,此外,战功、忠诚、德行等等都是重要的选择标准。

6.技能【琴音】

周瑜精通琴曲音乐,有“顾曲周郎”的典故。

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记载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
周瑜年少的时候已精通音乐,就算是酒过三爵、小有醉意,只要乐曲中有错误的地方,周瑜都会知道,知道了周瑜就会回头看奏乐的人,所以当时有歌谣:“曲有误,周郎顾。”弹奏者只要有些细微的差错,他都能觉察到,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。

自魏晋时代之后,“周郎顾曲”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,常常出现于在各类诗歌、戏曲等文学作品中。唐人李端有《听筝》诗“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”化用此典故,进一步发挥想象,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,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。弹奏者多为女子,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,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。

7.技能【业炎】/技能【融火】/战功【红莲业火】/战功【赤壁的火神】

火烧赤壁是周瑜的巅峰之作,让他一战封神。

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军兵临江东,与孙刘联军对峙。曹军当时已遭瘟疫,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,士气明显不足,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。曹操不得不把水军“引次江北”与陆军会合,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。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,隔长江与曹军对峙。

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,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,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。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,命其率小战船十艘,上装柴草,灌以膏油,假称投降,向北岸而进,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,各船一齐点火,然后借助风势,直向曹军冲去,曹军大败,当时东南风正急,火烈风猛,烧毁了曹军大量战船,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。顷刻间,浓烟烈火,遮天蔽日,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,曹操被迫北还。

此战中,周瑜分析曹操军事上的错误,几乎以一己之力,劝众抗曹,并亲率吴军,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。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,此役奠定了汉末“三分天下”的基础。

李白在《赤壁歌送别》写道:“二龙争战决雌雄,赤壁楼船扫地空。烈火初张照云海,周瑜曾此破曹公。

业炎,就是业火,是佛教用语,指烧地狱罪人之火。业炎在这里就指赤壁之火,东吴作为正义方以一把业火反击了侵略者,凸显这场大火之烈,功绩之高。佛教里还有一个名词“红莲业火”,红莲是热地狱之一,其狱中皆呈赤色,如红莲花之色。

而“融火”应该是指祝融之火,“祝融”是传说中的火神,也是火的代名词。

8.战功【炽谋英隽】

“炽谋”见上文火烧赤壁的故事。

“英隽(jùn)”出自《江表传》,孙策称赞周瑜“周公瑾英隽异才,与孤有总角之好,骨肉之分。

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,女未笄时的发型,头发梳成两个发髻,如头顶两角。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。

孙策曾赐给周瑜鼓吹乐队,替周瑜修建住所,赏赐之厚,无人能与之相比。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:“周公瑾英姿俊美,才能绝伦,和我有总角之好,骨肉之情。在丹阳时,他率领兵众,调发船粮相助于我,使我能成就大事,论功酬德,我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予我的支持呢!”

9.战功【江淮之杰】

出自王朗对周瑜的评价。

王朗任会稽太守时曾兵败于孙策,后来,王朗到了曹操那里,曹操问他孙策为啥这么厉害,王朗说:“策勇冠一世,有俊才大志。张子布,民之望也,北面而相之。周公瑾,江淮之杰,攘臂而为其将。(汉晋春秋)”,意思是周瑜是江淮之杰,是为孙策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战将。


相关推荐

分类

关闭